——“陕西最美少年”王以成同学事迹
王以成,男,11岁,任陈仓区虢镇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大队委,五年级七班班长,他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阳光自信,积极进取,多才多艺的学生。
学习上,他是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同学称为“学霸”。 课堂上,他勤奋好学,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家里,他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预习第二天的课程。从小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刻苦的学习精神,使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喜欢读书,涉猎广泛,被同学们誉为“班级小百科”,习作多次荣获各级作文大赛一二等奖,其中《四季欢歌四季梦》被《华商报》刊载。他积极参加各种艺体活动,在全市小学生“三跳”运动会中获多个单项奖,在学校组织的艺体活动中也多次获奖,获全国音协颁发的电子琴“十级优秀”证书。在学校五年来,连续九学期被评为“特优生”“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各种荣誉34次,2015年6月被评为虢镇小学首届“最美少年”。
班级中,他是工作踏实、认真负责的好干部。 作为班干部,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每天,他总是来得早,走得晚,组织同学早读,协助老师抄题布置作业,收发作业本;在管理班中的各种事务时,他与其他班干部配合,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也使班级总体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为了增强班集体的活力,丰富同学位们的课外生活,他带头从家里拿来图书,办起了图书角;并和同学们一起组建了“五七”足球队,每周五放学后一起拉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加了同学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平时劳动,他总是主动冲在前面,脏活累活抢着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当起了班级路队长,每天放学时总是高举班牌出现在放学的路上,方便同学家长接送。父母看着他夏天满脸汗水,冬天手冻得裂口子,不忍心地劝他:“咱们家住的最远,你给老师说一下,让近处的孩子拿班牌”。他却说:“没关系,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能干好。”就这样,一举就是整整五年,无论天晴下雨,天热天冷,从没间断过一天。
同学里,他是关心大家、乐于助人的好伙伴。 和伙伴交往时,他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有一个同学在课间活动时不小心摔伤,他急忙召集大家将他扶回教室,察看伤情,陪同安慰,协助老师将其送回,放学后又抄好家庭作业及时告知;有一位同学性格内向、封闭,从不与别人交流、玩耍,王以成主动接近,陪他一起上下学,主动邀请一起做作业,问寒问暖,多方关心帮助,终于使其变成了一位同样活泼的少年。还有一次两个同学在一起玩耍时起了争执,他在劝解时被一名同学不小心抓伤,当别人问他要不要紧时,他却不顾自己的伤痛,还让大家赶快劝劝争执的同学。小小年龄,在危险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却是别人。今年六月底的一天,王以成和妈妈骑电动车回家,快到小区门口时只见一辆摩托车轰着油门从她们旁边擦身而过,只听“咚”的一下,撞到了迎面而来的另一辆电动车上,一名青年男子被压在车下一动不动,后面载着的小女孩摔在地上,血瞬间流到了地上,大家都惊呆了。同样惊魂未定的王以成缓过劲来后,流着泪和妈妈一起冲过去,帮助妈妈抱起还流着血的小女孩,拦了一辆出租车送到了医院,由于抢救包扎及时,孩子的伤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件事在小区内外传成佳话。
生活中,他是充满爱心、孝敬长辈的好孩子。爸爸在山区工作,平时不能回来。他就帮妈妈一起做饭,洗碗,晾衣服,打扫卫生,勇敢地当起了家里的小男子汉。从小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每到周末,他就会要求父母带他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年迈的曾祖母,给他们带些好吃的,陪他们说说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给他们带去欢乐。平时在街上见到流浪乞讨的人,他总是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一元二元地放到他们的碗中。记得去年,爸爸带他去年儿童福利院看望流浪儿童,他二话不说整理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文具,并将自己平时节省的二百元零花钱毫不犹豫的捐献给流浪儿童,随后又多次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正是这份善良和爱心使他小小年纪便拥有了一感恩的心。他还准备利用这个暑假,去爸爸工作的山区看看那里的学校和同学们的生活,与他们结交朋友,继续奉献自己的爱心。
“朝气蓬勃、纯善如月”,相信这个追梦的小小少年定能够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释放璀璨的正能量,和同学们携手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