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镇小学 张小波
2003年8月底,一个懵懂的师范毕业生,背着一包行囊,来到了凤阁岭镇建河小学(因2006年建校宝鸡中学董事长庞义安先生捐助,后更名为义安小学)。作为陕西的西大门,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教育人,年少的我守在了这片热土上,这一守,就是八年。八年里,学校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也从一名班主任成长为学校校长,亲眼见证了这所山区学校在大山深处一天天成长。直到2011年夏天,挥泪别离,又是数年。人生许多机缘真的不可言说,2015年8月,按照区局工作安排,我竟又回一次到了这里,回到了自己曾经奋斗过,曾近付出青春的这片热土——凤阁岭镇义安小学。
漫步校园,看到曾经自己亲手栽植的雪松已10米有余,整齐划一的绿植也不像刚栽上时的那么弱不禁风,花坛里套种的月季蔷薇此时也正花枝招展。这里的一草一木倾注了我太多的热情和汗水,当初顶着烈日浇灌、迎着寒风呵护它们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是啊,时光荏苒,转眼间木已成林,但对这里的那份深情却深深地植根于这座校园。
转瞬又是一年。回想一年来的支教生活,零零总总,我们还是每天奔走于各个教室,身边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感悟颇多,略作整理,以表心声。
一杯水
义安小学地处渭河河谷,南北两座山系间渭河从中缓缓流过。每年冬季的风,从早上一直能吹到晚上,晚上风更大,用“凄厉”这个词来形容这里的风声一点也不为过。而且早晚温差很大,到这里不久,我的老毛病——咽炎又犯了,每天的咳嗽与咽喉不适让人寝食难安。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会正确的英语发音,每节课之前,都要反复跟着录音机练单词发声,一通下来,每天的嗓子堵得就像塞了一团棉花。
记得去年冬天,四年级英语课。课上到一半时候,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得我眼泪都快下来了。学生看我这样,自己开始默读课文。我站到教室后面,稍稍缓和一下,等回过头来,前排咋少了一个人?正想问其他人时候,门口闪进来一个人,正是这个座位上的王雅妮,只不过她手里多了我的杯子。没等我开口,她先说话了:“老师,您先喝口水,把嗓子润一下,我们等您。”这不是早上刚刚批评过的学生吗?王雅妮父母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平时家里事情多,作业经常跟不上,今天早上我才把昨天晚上的作业给辅导完……“老师。”杯子已经递到我跟前了,我赶紧接过杯子,呷了一口。“哎,你是不是在老师的杯子放糖了啊,咋这么甜呢?”她先是一愣,马上又脸红了,赶紧回到自己座位上。这水里哪里有糖?我平时没有喝糖水的习惯,但是这杯水却让我尝到了真正的“甜”。
是啊,山里的孩子淳朴可爱,他们从小就担负起比山外孩子更多的责任,但亲情的缺失却是他们心里永远的痛。每周回家看到自己的女儿,总想方设法做些好吃的来弥补自己对女儿的爱,可这里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年半载也不能相聚,他们幼小的心灵该承受多大的情感重负?看到他们上课求知的眼神,看到他们完成作业时专注的神情,看到他们受表扬时欢呼雀跃的神情,我怎么能不为之所动?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鼓励他们,尽可能的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老师的关爱和温暖。
一袋苹果
寄宿生已经催了我三遍了。
“老师,你快去吃饭吧,要不饭就凉了。”魏嘉辉偷偷瞅了我一眼,那眼神明显在问我:“老师,要不你去吃饭吧?”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剩这几道题,马上就讲完了。”打发走寄宿生,魏嘉辉比刚才认真多了,一心一意地完成这几道题目。夜幕降临,等他收拾完书包,我留住他,“现在咱俩去吃饭。”等我转身拿碗的功夫,他已经拿起书包从门里冲了出去,身后留下一句话:“老师,你赶紧去吃饭,我家离得近,马上就回去了……”
晚上,正在看书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门口站着一个人,原来是魏嘉辉的家长。寒暄了一阵,他边喝水边说:“我们家老大就是你教的,到现在还在念叨你的好,说哪次回来了来一定来看看你。那一班学生书读得好,现在有很多在上高中,多亏你当时教育的好,我们没读多少书,管不了娃娃。现在老二你来又教上了,还得你多费心啊……”这么一位老实本分的庄稼人,诚惶诚恐说了那么多,反倒让我感到不自在。那晚,我与他聊了很多,说到这几年的收成,说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变化,说的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学习。从他朴实的话语当中,我感受到了山区人民对教育的渴望,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临走,他起身从门口提进来一袋苹果非要送给我,在我的百般推辞中,他显得很难为情。我说:“我收下,刚好这几天班上几个学生需要鼓励鼓励,就拿你这苹果当奖品吧。”他挠挠头,说:“那也行”。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这位家长的期望时时在提醒着我们作为一名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山区教育的投资力度相当大,在硬件建设已经和川塬地区甚至城镇地区不相上下的前提下,山区与山外的差距还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山区需要更多的优秀的老师扎根任教,给山区的未来更多的空间和希望。作为城乡教师交流一份子,深感责任重大。
一把钳子
“王老师,我拿一盒粉笔。”“王老师,我们教室的灯不亮了。”“王老师,有个水龙头坏了。”“……”整天除了上好自己的课以外,忙忙碌碌不停穿梭于校园各个角落的总务主任王新科老师,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日常。当初,王老师就为我解了很多后顾之忧,这么多年来,他仍然默默无闻地为这所学校工作着。
“教学楼后面的电线、网线需要整理一下了,那样吊着不安全。”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位老教师在一起说着。等到我下午刚上完课,王新科老师已经站在梯子上整理线路了,扶梯子的赵孝代老师不停地指挥着王老师看不见的地方。58岁了,和我的父辈一样年纪,站的高度有两层楼那么高。“王老师,你下来吧,我来弄。”“没事,这节刚好没课,快着呢,你去给我拿一下钳子吧。”不用说,这把钳子永远在王老师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等拿来钳子递上去,很明显,王老师站的时间长了,双腿已在微微打颤。一只手要扶着梯子,一只手用钳子剪线头,看着都很吃力。我再次要求我上去弄,还是被他拒绝了。正说着,一个线头戳过来,直接划到手上,血一下就出来了。别人都在劝,但是他还是坚持把线路整理好才下梯子。下来后拿了个创可贴贴上,又忙着上课去了。
这所学校,有四位和我共过事的老同志,最年长的王建平老师今年10月份退休,最年轻的赵孝代老师今年56岁。他们现在都在教学的第一线,所任学科成绩每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除过平时上课以外,学校的安全、卫生,零零碎碎的事情都要从他们手中过一遍。因为是和他们太熟悉了,所以一直为他们这种为山区教育无怨无悔所奉献的职业操守而感动。可以说,他们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山区教育,正是有了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付出和坚守,才有了山区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教育人,更应该向这些前辈学习,静下心来,无怨无悔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又是一个夏天。一年的支教生活马上就结束了,与过去的八年不同的是,这一年,身后的大山让我学会了思考,懂得了沉静和内敛,明白了敬畏和谦卑,大山积大山深处的人更让我更加憧得了为人的本真和梦想。站在山里山外,让我深深地感恩与祝福吧。感恩大山以饱满的热情为我的青春涂上浓重的底色,祝福前进中的陈仓教育明天更美好。 |